伟德BETVlCTOR1946研究生赴五四宪法纪念馆开展课堂创新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07  编辑:  点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杭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起草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文献资料和历史档案。

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加员工对法治中国化历程的实际体验寻找专业选题方向2021年6月4日,《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课程的主讲人王永胜老师创新课堂教学环节,带领2020级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研究生前往“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开展实地教研活动。

走进五四宪法纪念馆,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王老师展馆内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一处处场景的细致讲解。员工们通过实物观察与王老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对“五四宪法”从起草、讨论、通过到实施的全过程拥有详细的了解身临其境地体会党领导人民制定“五四宪法”的光辉历史。在参观过程中,王老师抓住细节启发同学们思考中国化的艰难历程。例如在参观五四宪法具体条款的修订时,草案中“公民有迁徙自由”这一条毛泽东是反对的,但为何最终仍然写进宪法。在讲述五四宪法的制订借鉴了其他国家的宪法时,王老师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是怎样的?法国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又是怎样的?为什么田家英说五四宪法阿尔巴亚的宪法相似其区别点在哪?”这几个问题使同学们陷入深深地思索之中。王老师鼓励研究生发挥钻研精神去探究其中缘由,借此机会他要求研究生拓宽知识广度和深度。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五四宪法的历史背景、产生过程和主要内容,也学习到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精益求精的精神。虽然参观的时间不长,但对于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研究生来说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家纷纷表示出对五四宪法的强烈求知欲,每个同学都力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这无疑是对专业学习的极大帮助。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也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之,理论之树只有植根于实践的土壤才能够青。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也应当优化课堂,走出书斋,走向实践,只有这才能够起到塑造青年老员工理论素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通过此次实践教育活动,大家内心深受触动,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要以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爱国情怀和专业素养